帶式壓濾機知識談談關于污泥焚燒為何僅為過渡性選擇
成本費用過高、資源緊缺、利用效率低
今年4月份,《城鎮(zhèn)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》頒布。據參與編審的專家、同濟大學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戴曉虎介紹,污泥焚燒技術已經在部委層面、部分地方政府層面達成共識,僅作為過渡性、暫時性的技術政策。從宏觀治理角度考慮,污泥焚燒將有機質全部燒掉,總體成本費用還是過高。
從未來資源角度考慮,目前全球較緊缺的資源之一是磷礦,根據計算,目前全球磷礦儲存量僅能開發(fā)100年左右,比能源資源的緊缺度還高。歐洲從90年代開始不斷強調磷資源的重要性,世界磷肥價格也在近五六年翻了4~6倍。如果將污泥焚燒后做建材,會使污泥中的磷固化到建材或建筑物中,變得不可提取使用、不能充分利用。
戴曉虎強調說,污泥焚燒發(fā)電能源利用率低。目前,雖然很多人認為污泥焚燒可以發(fā)電做能源回收,但是從對污泥本身的認知來說,把從回收的熱能轉化成電能,是進行二次能源利用,能源利用效率僅為20%~30%。所以,未來的能源利用方向是將污泥轉化成其他更加容易輸送、能夠多方面應用的能源。
基于以上幾點因素,戴曉虎認為,污泥單獨焚燒技術應該僅作為臨時性、過渡性的措施。很多地方政府也逐漸認識到這一點,未來,污泥處理處置將逐漸回歸到資源化道路。
污泥土地利用為何難實現(xiàn)?
工業(yè)廢水進入市政污水后重金屬含量超標,約束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
污泥焚燒處置存在一些問題,但是每種技術都有利有弊。其他污泥處置方式在我國的應用情況如何,各自有何利弊?
戴曉虎指出,污泥厭氧消化工藝目前在我國應用比較少,投資相對高,設備依賴進口。全國兩千多座污水處理廠中約有60座采用了厭氧消化工藝,但真正運行的只有10~30座,運行效果相對好的僅有10座,如北京的小紅門污水處理廠、上海的白龍港污水處理廠等。總體來說,在我國,污泥厭氧消化技術由于受到管理、政策、設備投資等方面的限制,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。
污泥好氧堆肥是世界、國內應用較多的工藝,這種處理方式穩(wěn)定性好,可以殺滅病原菌、寄生蟲卵,處理后污泥含水率低,并且運行管理簡單。但是,其瓶頸是需要大量的輔料,否則不能有效控制臭氣,會增加成本。
污泥填埋是非常簡單的處理處置手段,但處理后將帶來大量滲濾液,包括有機質產生的甲烷氣體。因此,我國很多污泥填埋場都做了固化裝置,采用石灰固化后填埋。這樣就造成填埋成本高、占用土地資源,同時污泥中的有用、有價值物質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等問題。戴曉虎曾在德國留學多年,他對于德國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路線的發(fā)展非常熟悉,他說,德國從2005年開始要求所有進入填埋場的物質中有機質含量不能超過5%,也就是說污泥、有機餐廚垃圾的填埋技術路線在德國已經被禁止,這是歐盟中頭籌個做此規(guī)定的國家。
從目前的趨勢來看,污泥土地利用必然是未來的發(fā)展方向,污泥中的有機質可以補充到土壤中,并且消耗的能源較少。但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,土地利用仍然存在很多瓶頸問題。其中較主要是工業(yè)廢水處理方面的問題,雖然工業(yè)廢水處理有很多嚴格的標準,但有些標準可操作性差導致廢水偷排,這些廢水進入市政污水后重金屬含量超標,進而約束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。因此,戴曉虎建議,“十二五”期間,環(huán)境保護部、建設部應重點規(guī)范工業(yè)廢水的監(jiān)管和處理。
更多帶式壓濾機知識敬請關注。